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荐路上听的音乐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推荐路上听的音乐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早上好!音乐可以愉悦我们的心情,能让我们快乐的生活,能让我们在阳光的沐浴下放飞自我。
喜欢音乐,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兴趣爱好是学习音乐最好的老师,它让我们有了坚持学习的动力。
喜欢音乐,首先要学习音乐的乐理基础,乐理基础是打开音乐大门的一把钥匙。只有拿到这把钥匙,我们才能轻而易举的走进音乐的大门。
乐理基础是一门专业的学科,里面系统讲解了音乐方面的节奏,调式,音程,和弦等理论知识。对你后续学习声乐,器乐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理论上了解了乐理基础之外,还要学习视唱,练耳等知识,它是对你掌握调式音阶音高,音准的主要方法,也是对各种节奏型的强化练习。
只要掌握了上面所说的知识点,恭喜你,你已经迈入了音乐的大门!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的音乐表现方式,喜欢唱歌,就可以选声乐,喜欢演奏,就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乐器,开启你的一段音乐之旅!
书本推荐《乐理基础教程》李重光,《视唱教程》李重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喜欢音乐的你,为你带来学习上的快乐!
大家都知道,音乐的知识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就拿作品来说,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剧配乐等)三类。作为音乐初学者,我们需要学习的是:
1.基本乐理 2.作词 3.作曲。音乐想要入门,最终需要我们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懂得自己在音乐方面的长处与短处,最终才能选择出音乐进修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本初学者音乐入门书籍,大家可以参考!书名如下《音乐理论基础》、《世界音乐通史》、《现代钢琴教程》、《音乐入门基础》等。这是小编的浅薄分享,你们认为音乐该如何入门呢?
《音乐导读》又叫(音乐鉴赏)
有很多音乐风格的描述。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音乐欣赏必需的基础知识、音乐史上各历史时期的背景情况及各时期主要的音乐家、音乐作品,以及中国民族音乐。
《艺术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
音乐风格这个需要平时的积累,这是个庞大的体系,建议先看中国古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这两本,先从史学入手比较系统化。对音乐的始源,发展都有个整体的了解。我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本黑色的,西方音乐史封面是一副油画,这两本我个人感觉很专业,尤其是西方音乐史,内容精练翔实,对于初学有很好的帮助。
这个问题问题问得不太好回答。
首先,音乐的范围很广,可以分出若干类别,每一种类别都有很多专业的书籍,不太清楚您所关注的是哪一类,红包什么的无所谓,我就按我的喜好给您推荐一种吧。
内容介绍:
作为面向大众读者介绍欣赏传统音乐的最佳途径之一,本书按历史脉络由古至今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贯穿全书的言简意赅的讲述了广阔和多样的音乐视角与思维方式,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古典音乐和我们存在于同一时空,或许彼此可以成为知音;它又为人类创生出别一世界,引领我们进入幸福喜乐的天堂。这本书是古典音乐初识者、爱好者的轻松的向导,相信它能提供给您一个徜徉古典音乐世界的好机会。
阿呆是过来人,也曾经在八十年代疯狂地喜欢诗歌。能阅读一本好的诗歌,比现在吃什么都香。
阿呆记得,那时候最好卖的杂志就是《武林》、《诗刊》、《星星诗选》……
《武林》当然不用说了,一部电影《少林寺》带动了一个武术产业的爆发,习武成了一种风潮。
一文一武。朦胧诗也一样风靡全国,同学们聊天,社会上聚会,不会背诵几首朦胧诗,那就是落伍,就像现在不知道明星的隐私一样,是落伍了,土了。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阿呆记得,每次上学的路上,路过亲戚家的书报摊,阿呆都要停留一下,找一下最新一期的诗歌杂志,读上一两首,然后才往学校去。
在学校的聊天和嬉闹中,我们也常常以诗歌为对白:
甲同学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乙同学回答:“点燃无声的烟卷,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丙同学:“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现在想想有些搞笑,但是,那时候的诗歌所表达的精神,却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
朦胧诗是那时候最纯净的精神食粮。
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芒克、海子、牧野、食指、车前子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阿呆曾在重庆北碚买过一本海南出版社的《五人诗选》,黑色封面的,那是阿呆最喜欢的一本书,曾经陪伴阿呆走南闯北的。这本书是选了:江河、杨炼、北岛、顾城、舒婷的诗歌。百读不厌。
阿呆认为,朦胧诗之所以在那个时期爆发,是因为八十年代的开放,经济和思想上的开放,让刚刚经过长时间压抑的知识青年,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感。但是,又不能很直白地表达,所以通过模糊的、朦胧的、意向的来表达。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我们来欣赏一下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吧: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舒婷《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寂寞
“假如我的胸口,不能/为你抵挡所有打击/亲爱的,你要勇敢些。”舒婷《礁石与灯》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北岛《一切》
“如果鲜血会使你肥沃/ 明天的枝头上 /成熟的果实 /会留下我的颜色 ”北岛【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北岛【回答】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顾城《小巷》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顾城《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
太多了,阿呆就不列举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阿呆欢迎朋友关注阿呆,一起讨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了一个诗,那就是“朦胧诗派”。
“朦胧诗派”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芒克、江河为代表,他们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用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内心的思考、情绪。他们的诗,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人们定义为“朦胧诗”。其实,他们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像别的诗派那样发表宣言,反正他们很快开疆拓土,走得快而远。
最美的朦胧诗: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的《远和近》;食指的《相信未来》;杨炼的《瞬间》等等。
其中,舒婷的《致橡树》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被一再选入课本,成为朦胧诗的丰碑。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远和近》――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以上是我最喜欢的几首朦胧诗,献给爱朦胧诗的朋友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荐路上听的音乐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荐路上听的音乐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