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音乐活动棉花糖PPT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音乐活动棉花糖PPT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烙印进心里的伤痕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对志愿者宣称,
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陌生人作何反应,
尤其是那些面部有伤痕的人。
志愿者被安排在没有镜子房间,
由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触目惊心的伤痕。
然后让志愿者用一面镜子看化妆效果,
随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
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实际上,化妆师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医院的候诊室,
他们的任务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实验结束,志愿者无一例外给出相同地结论,
人们对他粗鲁无理、不友好,
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伤痕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
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丑陋的伤痕,
只不过,那道伤疤烙印在了心里。
我们很容易“证实”自己“相信”的事情
还记得《疑邻盗斧》的故事吗?
人有亡斧者,意者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
颜色,窃斧也;
言语,窃斧也;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古今,这都是需要我们自省的现象。
疤痕实验的人内心如何看待自己,
便找到外界如何看待自己的证据。
丢斧子的人内心怀疑谁偷了斧子,
便发现那个人偷斧子的举止。
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如此,
头脑总是去寻找佐证自己的“事实”,
当然,不过是被“解读”过的事实。
然后发现“你看事实就是这样的。”
身体总是按照头脑的“观点”去行事,
慢慢去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人和事,
推动着头脑中的情景慢慢实现,
最终,假定的“事实”成了真的事实。
心理学称这种规律为“证实偏差”。
我们总是习惯于,
一边佐证自己“相信”的观点和想法,
一边又推动自己观点和想法成为现实。
最该了解的是你“自己”
原来我们如此容易去产生“误解”,
误解着别人,甚至误解着自己,
也时刻活在别人的误解之中。
我们总是费力的去揣测别人,
却很少真正的去了解自己,
毕竟眼睛总是盯着别人,
对自己的认识,
更多的是透过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来。
世界如一,
你若从容,感受多是平和;
你若自卑,感受多是歧视;
你若和善,感受多是友善;
你若不满,感受多是挑剔
正如张德芬所言: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呢?我来解答一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也是需要实验的。科学与玄学的区别,就是科学家有实验室,玄学家没有实验室。心理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因为它做实验。而心灵学是伪科学,与心理学没有关系,因为它没有被实验证明。下面,介绍几种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斯金纳的箱子——操作性条件发射实验。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使用一个叫“斯金纳箱”的实验设备,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把老鼠、鸽子等动物放进箱子,使用食物作为奖励,通电作为惩罚,让动物们做各种动作。他发现惩罚的效果最差,一旦没有惩罚动物又恢复原状;但奖励消失后,动物的习得行为也会慢慢消失。他还发现动物们错误地总结因果关系,做出许多迷信行为。
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发射实验。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创立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一开始,他把食物放到狗面前,狗流口水;然后他把食物与灯光、声音等信号联结起来,发现狗看到灯光、听到声音时也流口水。由此发现,动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特定的行为反应,不仅能够对食物这样的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射;还能对与食物发生关联的其他物理信号做出反应,叫做条件反射。
塞利格曼的狗——习得性无助实验。塞利格曼用狗做实验,创立了习得性无助理论。他让狗处于无法逃脱的电击中,持续一段时间,发现狗废了,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在可以逃脱的时候也不逃脱,任人宰割。他发现人的抑郁症,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他通过实验摸索,发明了许多解决习得性无助的方法,并提出“解释风格”的理论,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最后他还创立了积极心理学,风靡至今。
旁观者效应实验,心理学家通过模拟,验证了人多的时候会产生旁观者效应,使受害者得不到帮助。认知失调实验,心理学家验证了人在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后,会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导致认知改变。斯坦福监狱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正常人可以在某种邪恶的环境下变成魔鬼。电击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普通人可以出于对权威的服从,而做出惨无人道的事情……
说一个具体的20世纪震惊世界的心理学实验吧,它被称为心理学上最重大,最骇人的骗局!认真阅读过后,你确定你不会是自己吗?
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则征人启示刊登在报纸上,大意是招募500名参与记忆研究实验的测试者。
每位参与者都可获得4.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美元)的报酬。很多人看到之后都纷纷报名前往参加。当然,你也不例外,前往报名参加
研究人员将你带到了耶鲁大学里的实验中心,其中里面有两个房间是用来实验。你遇到了一个和你一样的同伴
他告诉你们,这是一项关于惩罚与学习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人扮演学生和一人扮演老师。
实验的操作也很简单,老师要大声读一组词,学生要快速记忆并进行复述。
一旦学生出错的话,老师就要用电击对其进行惩罚。电压强度从15V到450V依次递增。
而实验中,谁当学生,谁当老师,则由抽签决定!
你顺利地当上了老师。确定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研究人员会将你们者带进了两个相邻的房间。
你的同伴学生独自一人在一个房间,他被研究人员绑上椅子上,并双手接上电击。
而你和研究人员则在另一个房间,你坐在正有30个电击按钮的控制器前。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实验正式开始!
按照规则,你大声地念出纸上写着的词语,稍作片刻你的同伴就得完整地复述出来。
起初对方都能答对,但没一会儿就开始出现了错误。
当第一次出现错误时,你也服从指令按下第一个15V的电击按钮,接受电击的同伴好像也并没有多大反应。
估计你会想,区区15v电击惩罚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对他错误小小的惩罚罢了。
然而,你的同伴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多,你却不得不服从命令每次按下了比之前增加了15V的电击强度。
随着电击的强度越来越高,你同伴的电击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从短暂的小抽搐逐渐变成了全身大抽搐。
在电击作用下,他也被折磨得歇斯底里大声地喊着要出去,退出实验。
你似乎也感受到他的痛苦,开始频繁地转头看向研究人员示意是否要终止实验。
但研究人员对此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下达指令:这是该项实验要求,电击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的。
你面临两难的境地:是继续服从指令,无视他的痛苦进行电击,还是反抗研究人员的命令,终止这场实验呢?
也许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选择题。
也许没参加实验之前的你也认为本从一开始就不该为了一个所谓的实验做出如此不人道的行为,对无辜的人反复施加电击。
就算开始施加电击,你也该在150V左右收手了。毕竟450V电击会直接使人失去意识,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脏病发直至死亡。
估计只有近乎病态的虐待狂才按完所有按钮。
殊不知,这场实验最后还是61%-65%,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遵照权威的命令行事按完了最后一个按钮。
而他们大多都是跟你一样性情温和,奉公守法,家庭美满,且没有不良嗜好的普通人。
几乎所有的人对这一结果感到不可思议。
而那三分之二的人在按下最高电击按钮之后,也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杀人凶手,抱着头既痛苦又无奈,无法接受自己刚刚所做的一切。
但仅在下一分钟,研究人员宣布实验停止。明明早已休克在另一房间的学生竟神采奕奕地走了进来。
原来他刚刚的一切反应都是在演戏,被测试的人也只有你一个。而之前的抽签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那些撕心裂肺地尖叫也只是之前录好的。
这时,身为老师的你才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研究记忆的研究,而是研究在服从权威。
而选择一直服从的你则成了那个只会听命于别人的木偶罢了。
没错,以上就是米尔格莱姆心理学家主导的电击服从实验。
当他把实验结果公开发表后,一下子震惊了世界。人们难以相信正常人居然会为了服从所谓的权威、竟无视他人的痛苦而痛下毒手。无不例外,他们也似乎坚信那些会施加电击的绝对不会是自己。
更让人难以承认的是:报告毫不留情地指出,只要所处环境需要,任何正常人都可能成为杀人凶手。
而他几乎受到了所有人的唾弃与批评,认为其实验违背伦理,欺骗受试者在先或是实验跟现实之间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不能否认的是,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也真切地说明了服从权威的可怕之处。
脑割裂研究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不同的半球,不同的半球管理的大脑行为不同。198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W·斯佩里就是脑割裂研究的先驱。他的研究是用动物作为被试,斯佩里通过外科手术切断了一直猫大脑中两个半球之间的联系,并且改变了猫的视觉神经通道,让猫的左眼只能接受来自左半球的信息,右眼只能接受来自右半球的信息。手术后这只猫表现很正常,但是如果蒙住它的右眼训练它在迷宫中找食物,它学会后,再蒙住左眼,用右眼去找,它就不记得路线了。
20世纪60年代后,斯佩里用人开始做实验,研究割裂脑,米歇尔·加扎尼加加入了他的研究。他的研究详细的总结了关于人脑的实验。实验证明,不同的左右脑都具有复杂的能力,左半球擅长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语言中枢。右半球擅长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
视崖实验
心理学家为了搞清楚人们判断物体远近这种用视觉感知和解释周围世界的能力是否源自天生。
于是心理学家设计出一种叫做“视崖”的实验装置。这个装饰由一张1.2米的桌子和毛玻璃构成,桌子上面铺着玻璃,桌子有一半是用红白格子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浅滩),另一半的图案一样,但是在桌面下的地板上(深渊)。实验将36名年龄6——14个月的婴儿放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然后让孩子的母亲分别在深渊和浅滩两头呼唤孩子。其中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位置,其余27名婴儿,当母亲在浅滩的一头呼唤时,孩子们都爬向了母亲,在深渊一头呼唤时,只有3名婴儿犹豫地爬向了母亲。后来实验者还用动物的幼崽做了相似的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的这种视觉能力在6个月左右出现,老鼠、猫、狗大约在4周时出现,鸡、羊这种能力一出生就有。
心理学中很多实验是研究人的身心成长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自己,无论在治疗还是提升人的潜力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此外心理学上还有许多经典的实验,比如小诶尔伯特的习得性无助感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实验;波比娃娃的儿童习得攻击行为实验;罗森汉恩的假病人实验等等。
以上内容均为开火车的老湿机·顾老湿原创,转载请私信
欢迎关注开火车的老湿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音乐活动棉花糖PPT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音乐活动棉花糖PPT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