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乐活动 / 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总结

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总结

Time:2024-09-02 12:31:13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的后两句写出了乡村儿童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乡村儿童会玩的特点。

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总结

这两句诗被误解了八百年,它关注的不是乡村儿童学什么,而是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农村不比城里,尤其是多子多孙的时代,长者为生计操劳,没有时间日夜关注孩子的成长。由于贫困,孩子也没有玩具。他们喜欢在树底下自娱自乐,捉迷藏,看蚂蚁打架,有时也模仿大人的劳作。他们没有见识,不知道农业劳动的艰辛,以为那是好玩的,在没有组织没有玩具的状态下,就模仿大人的劳动场景,把那当成赏心乐事。未解供耕织,当然是没有弄懂怎么耕种和纺织,也不懂其中艰辛,只把那当娱乐。乡下娃娃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也是这样长大的,和野生植物一样,自己去承接雨露阳光,长辈顾不上你。

也傍桑阴学种瓜,绝不是说很小就跟父母一起劳动,这里的“学”,是模仿,说劳动显然曲解了,是娱乐,艰苦环境下的无知儿童的自娱自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诗,诗曰: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忙的季节,天气热了,农夫们劳作不暇:白天,男人们外出耕田;晚上,妇女们抓紧时间织麻,男男女女都是当家的好手。孩子们还小,不会耕田织布,就在桑树树荫下跟老人学着种瓜。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成人辛勤劳作的场面,后两句很有趣,写的是儿童学习种瓜的场景。我以为,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农家乐”,其实写的是农民的辛苦生活。你看,不但是成人,连儿童也在学习农耕技术,真是学习种地“从娃娃抓起”啊!


最后两句对儿童的描写,突出了儿童的三个特点:

一是好奇。儿童天真烂漫,好奇心强,见了什么都要探究,都要问个为什么。在儿童的眼里,成年人的辛苦他们是看不到的,只觉得有趣。他们看到,一粒种子种下去,会发芽、开发、结果,这里面的乐趣也是非常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种过什么东西?例如,种花、种菜,看到生命在一步步长大,心理特别喜悦!

二是勤劳。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生计,农村的孩子往往很小就要参加劳动,加上大人的示范和教导,儿童很早就懂得没有劳动就不能生存、就不能有美好生活的道理。而且你会发现,农村的儿童,不但会农活,还普遍会做饭、做家务。这也是艰苦生活逼出来的生存本领。

三是爱模仿。孩子是在模仿中成长的。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孩子往往不辨美丑,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所以孟母要搬家。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写的是孩子的父母在做榜样——男耕女织,行身教;在树下,儿童跟着爷爷学种瓜,是在模仿。所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很重要。反思现在,如果大人天天读书、学习,孩子也会热爱学习;如果大人天天打麻将、喝酒,还不断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心里会服气吗?

该诗作者是范成大(1126-119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的老家是苏州,这首诗就是在老家石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之一,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他的诗,深受新乐府风气的影响,非常清新、脱俗、接地气,甚至你能从中找到白居易或者陶渊明影子。

作者写这样的诗,是在赞美农民和农村生活,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氛围。读完,让人会心一笑,频频点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后两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学种瓜。意思是说,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桑树的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表现出乡村儿童从小耳濡目染,热爱劳动,他们天真纯朴,勤奋好学。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农村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首诗让无数人回到儿时农村,虽然时隔八百多年,但仿佛时光凝固,让古今同时,同境,让人无比亲切。农村出来的人都有过这种体会,小小年纪就要跟着父母、兄弟姐妹学习农活技巧,这不仅能缓解家里的劳动力压力,也是农耕时代从小便要掌握的一种生存本领,更是一种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悠久的农耕国家,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基于农耕田园生活方式的审美,已经成了联系我们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在现代依然不可磨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描写了农民为生活所迫,男耕女织,日夜劳作,小孙子虽然不懂得承担耕田织布的任务,可也仿照大人劳动,在桑树底下刨坑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称赞了儿童孙辈主动的学习。可以说,诗人在结尾告诉我们,儿孙之父母的夜以继日的“耕”“绩”,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童孙辈的幼小心灵,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就是“上行下效”。对于长辈们的身体力行,让孩子们也在劳动过程中成长学习。诗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生生不已,具有勤劳、奋进精神的民族。

天下99%的孩子就属于上行下效的人,孩子的父母做什么,孩子也会跟着做什么。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由于孩子特有的好奇心,他们会模仿任何事情,而父母又是长期和孩子相处的人,自然就成了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

模仿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能模仿大人扫地抹桌时,他也可以同样会模仿大人其它的行为方式,如语言、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是没有选择性的,父母的一些坏习惯、不文明语言,甚至不良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效仿。

因此,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孩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班音乐游戏种瓜活动反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爱思音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25141号-115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