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风景音乐欣赏分享活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风景音乐欣赏分享活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维塔斯(Vitas)的《歌剧2》大家听过没有?如海豚发出的声音,宽广的音域和高音区可以跨越五个八度,达到雌雄难辨的声线。这与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讲的“大音希声”境界极为相似。那么,何为“大音希声”?它有何美学思想呢?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点:
无声之声的美学思想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本意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是老子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一部分,与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道”是老子的核心哲学思想,物极必反是“道”的一部分。他认为事物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或极限,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大音希声”正好表述了这一观点,当声音到达最大和最美的时侯,就会趋向于宁静,即进入到“无”的状态。
天籁之音的美学思想
欣赏天籁之音时,要用多个感官去感受,是一种特殊的感知。这已经不是对普通音乐的欣赏,这样的音乐水平已经达到了极限,而只用耳朵是无法听到的,要调动全身的感观去共同感受,方可进入到这永恒而和谐的天乐之中,与其达到共鸣。这与出自《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很相似,也只有天籁之音才能达到如此效果,都表达都是对天乐的感受,说明老子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能找到知音的。
情感之音的美学思想
“大音希声”还可理解为由声音产生的情感的高度升华。老子的“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遵循本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从无到有,从有回到无。人们欣赏声音之美时,最初起于本心,是需要与情感一齐感知的,感知的过程就是寻求共鸣的过程。随着优美声音达到一定的高度,情感也与之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中有无声之声、天籁之音和情感之音。是老子道家哲学思想的精华之一,是中华文化玄妙的表达。“大音希声”在今天也有可用之处,如,沉默是金、三缄其口就表达了有与无的关系,说明无往往比有更有力量。
“大音希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道家思想学派老子《道德经》里的名句。这句话有何艺术命题和美学思想呢?接下来由“文之戈”给您慢慢分析。
1:自然
“大音希声”在《道德经》里的原文是这样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则成。
翻译:
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象没有形象。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大音希声”就是说“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没有声响在这里并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它是指至善至美的乐音和自然融为一体,就像是给人以“无音”的感觉。这也是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的观点相符的。
“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嘈杂喧嚣的声音会使人听觉失灵,五彩缤纷的色彩会令人眼花缭乱。
只有跟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声音才能使人心声愉悦。
2:无为
老子思想所追求的是“道法自然,”适应了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达到“无为而治”。
“大音希声”也是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
我们常常在很多大型音乐活动中听到乐手或歌手奏唱到高潮激昂处,往往会嘎然而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一种最高明的音乐艺术处理方式,情感喧泄到一定程度会突然静下来,给人一种冰与火,喧与静的鲜明对比,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无声是顺应自然,达到无为境界。
3:道
老子所提倡的是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治,最终这才是“道”。“道”指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而事物的规律必遵从自然,这样才有“道”。
“大音希声”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声音也是“道”。
古人中的君子圣人大部分都会“鼓琴”,就是说会弹奏古琴。
推崇老庄思想的名仕中有以三国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为最,他们崇尚“越名教而任自然”。其中的阮籍,嵇康都是鼓琴高手,因为他们的思想挑战了当时统治者的权威而遭迫害,像当时的大帅哥嵇康威武不屈,富贵不淫,最后在刑场上弹着当时最难弹的名曲《广陵散》从容就义。《广陵散》这种大音也就差点失传了。
“大音希声”在声音上来说是一种最高的美学艺术境界。在思想学术上来讲是一种遵崇自然规律的“道”。
“大音希声”是无为的自然音乐,它符合“道”顺应自然的法则。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它是圣人的一种先知先觉,正如我们常人的情绪、逻辑、判断力等。那“大音”常人无法听到的。我们学“五音”无论大小声音都可以听得清楚啊!不是我们的听力有问题,于我们而言是“无声”的。
自然界中有:“海浪潮声、山泉叮咚、蝉鸣蛙鼓、莺燕啾啾……”这部分自然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得到,那么便可以确定这部分声音非“大音”也。还有一部分声音,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蛇蚁爬行,日升月落,细雨绵绵……它们正在各自的生命运行轨迹中,奏响“大音”,于我们而言却是“稀声”的,是隐匿的,是妙不可言的!抑或是另一种声音,花非花物非物,一切皆是幻象。明心见性了,这时的声音,是了无声息。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不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妄为(无为)自然,但也要在顺应自然的同时有所作为(无不为)如此这般,人类与自然应是和谐统一的,我们只有做到与自然融为一体,才会真实的感受到有声与无声的变幻,领悟到“大音稀声”的真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风景音乐欣赏分享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风景音乐欣赏分享活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