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上钢琴师音乐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海上钢琴师音乐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个人认为
1 孤独,他从小被抛弃,在船上长大,没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于是,钢琴成了他的朋友,到最后一人独自死去。生而孤独,活在世上,可能有人会陪你走过一段开心的旅程,但,所有的一切终究要独自面对,这便是孤独
2 人生意义,影片通过讲了一个音乐天才的一生,也展示出了现实社会的诸多无奈,1900为何没有走下陆地。他为何没能勇敢的踏出那一步,追逐自己的爱情呢?但这不就是现实么,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出这一步呢,当初的暗恋对象,你表白了么?心里想着辞职,去做喜欢的事,辞职了么?
竟然人生如此无奈,那又为什么要活着呢?意义是什么呢?1900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为音乐生,为音乐死,在海上生,在海上死,这就是他想做的。你呢?你想做的是什么?
对于这部电影的理解,很多人觉得是在讲天才的孤独,但是却忽略了影片一个隐藏的秘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那就是这部影片的主角也许不是1900,或者说这个传说的1900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主角是讲述这个故事的麦克斯。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这个图片是《海上钢琴师》主打的海报。
上面是麦克斯凝望大海的背影,这并不是说麦克斯在寻找这个故事中的主角1900,而是他本身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以大胆设想一下,麦克斯曾经在维吉尼亚号上做过几年的乐师,当时他所在的乐队被众人爱戴,成为红极一时的乐队,在那段快乐的日子里可能是麦克斯的事业巅峰时期。
而等到他离开了这艘船,想要将他的音乐带向全世界的时候,却被残酷的现实无情的打垮了,生活越来越落魄,他也逐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会再有人像在船上那样对他赞扬欢呼,所以他很怀念在维吉尼亚号上的日子,编造出了一个1900,一个天才的钢琴师,一个不愿意离开维吉尼亚号的天才。
而1900这个人物和故事的塑造明显是非常成功有趣的,能够打动所有听故事的人,但是这个故事却暗含了麦克斯内心的渴望,如果可以选择,他可能也会和1900一样,永远不离开维吉尼亚号,在那艘船上死去,至少那时候的他是受尊重的,也是快乐的。而剧中他和1900的大部分台词也许都是他这么多年对人生的感悟吧,他时常抚摸自己的小号,用这个虚构出来的“天才钢琴师”的故事排解自己的痛苦,而他真正不想倾诉的故事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故事。
而影片中也有无数贵族穿着华丽的衣服聚会听音乐的场景,随后船只行驶到了美国以后,这些传统的仪式,都会被美国的新文化所取代。这也暗示了麦克斯也终将会被取代,所以这部影片真正的主题不仅仅是艺术家执着坚持的追求,更大的含义是那个时代欧洲文明的没落,如同当年下了船的麦克斯,从此辉煌不在。
(图片顺序有点。。。)
“儿童哲学启蒙”推荐你领略《海上钢琴师》教科书般的人生演绎,窥见自我教育的上帝密码
凡是
被亵渎过的灵魂,
无论
外表多么光鲜亮丽,
都无法撬动。
上帝的琴键。
一切神曲都是源自旁无杂念的心灵的演绎,一旦掺杂欲望,就注定会迷失自我,堕入深渊。
1900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只会遵崇自己的内心驰骋在音乐的世界。当所有的音符都凝炼与写意着自己的灵魂,一切又都是水到渠成。
但每个人的人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如此一样,矛盾如出一辙——越想得到一个结果,反而越会失去对过程的控制。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所以疯狂和绝望的关系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一丘之貉。
无论对于我们个人,还是整个人类社会,这便是真理——属于上帝的琴键!
正是如此,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才会失控——有人才会膨胀到自以为是无所不能,有人才会卑微到为了让自己实现膨胀而趋之若鹜,迫不急待地上岸。
可是,无论你是不是把岸上视为天堂,但只要你打破了内心的宁静,企图撬动上帝的琴键,注定无法寻到你最想想得到的一切——比如真正的自由。
既然如此,为何又有那么多人非要上岸呢?
求诸于外者,永远无法得到内心的平静、满足和笃定;
求诸于内者,却在不经意间活成了所有人眼中的风景,活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神话。
“儿童哲学启蒙”很少写影评,但只有相当经典之作才会激起发自内心的笔尖,推荐你看《海上钢琴师》教科书般的人生演绎,窥见自我教育的上帝密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上钢琴师音乐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上钢琴师音乐教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