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清白之年纯音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清白之年纯音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朴树的《清白之年》,以不惑之年的自处,去回望那些白衣飘飘而蒙昧无知的年代,是为青春的祭奠。
所谓清白,身子是清白的,心灵是清白的。那时候,天很蓝,世界很简单,除了功课,好像没有什么太多烦恼的事情。对于爱是什么,也还没有特别确切的感知。学校和家长的围墙把我们保护得好好的,我们不需要去面对任何的危险。复杂的世事,生活的压力,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于人生的困惑,这些事情离我们远着呢。这就是清白之年,可能是人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光。
一方面,我们可以大胆地探索世界,一方面,我们丝毫不用被世界的责任所困。既可以享受世界的美好,又没有义务。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这样的状态。在长大的过程里,我们必须被这些或那些事情所影响,我们的心不再是透明的了,清白之年不再。
对于很多人来说,朴树一直像一个孩子一样活着。可朴树真的能够回到孩子的模样吗?对于他来说,尝着人世间的滋味,怎么样也是苦痛的吧。所以,他写了这首歌,去缅怀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清白不再,但是我们想念他。
印象中的他是个校园民谣歌手,从《生如夏花》的《那些花儿》经过的《平凡之路》,到时光不老,归来仍是少年的《清白之年》,朴叔做到了,清澈的双眼,不含杂质的嗓音,又一次让我的耳膜听到了一场盛宴。它承载的是整个青春。
每首歌都有一个故事,而作为一个创作型歌手的朴树,这首《清白之年》歌词是主宰,在流水清风般的曲调里,它突显出力量,几乎每个字都在暗自发力。而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文字的力量!
他的喜悦和悲伤全都写进歌曲里,从而完成自我对话,在这个过程里,心境得到调节,情绪找到发泄通道。而我们作为听歌的人,也能从中去找到属于我们的共鸣。
听完一首歌,就像过完了一生。
《清白之年》里是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
时光难倒回,但是我们可以去回忆时光,去思考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
不伤春,不悲秋,无关风月。
“我们随风飘荡,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清白之年》
高晓松老师听到这首《清白之年》,感慨道:”写的真好,比我写的好。此生多勉强,此生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这个我写不出来,这个就是朴树。“
高晓松是一个很性情中人的文艺咖了,他如此评价,对比我等,妄加对《清白之年》品评,只能算是杂论闲谈了。《清》是一首特别温暖而柔和的歌,像是徐徐微风,从身边飘飘荡荡而去。
如果将朴树老师的歌词略去,光听旋律的话,也有这种感受。
少年和青年,如把手伸清澈略凉的溪水中进去,流水淅淅潺潺的从指尖划走。犹如在夏天,初觉沁人心脾,但时间久了,就感到人生寒凉,时光如流水不返。朴师傅的歌词,仍旧是十九年前的自己,那赤诚之心。
中年和老年的平和,梦想、爱、少年的初心。对于生命的无奈也略觉得可怕。走了多久,想着回到原点。
而朴树的悠悠轻唱,实则是一个指引,告诉我们:我还在原地等你。
“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他在台上接受观众欢呼时,朴树仍然还有些羞涩,少年感十足。浮华世界中仍然坚持自我,清心淡然,永葆清白之心。
第一次听朴树的这首歌就被深深打动,不可自拔地反复再听再听,在歌声中恍惚见到了15岁时的自己,那个纯真的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懵懂少女,佩服朴树简洁明了地把一个人的成长变化用歌曲诠释的如此微妙真实,让经历过人生百态的我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人随风飘荡,天各自一方,在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此生多勉强,此身越重洋,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朴树的歌总是让人想哭的感觉,总是能触及人心里柔软的地方。也跟朴树他的真有关,就是在远离主流娱乐圈很多年之后依旧能被很多人喜欢和尊敬。他足够真实,活得不世故,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梦想成为的样子。
回到《清白之年》,这首校园民谣,2017年发行的专辑《猎户星座》中的一首歌曲,写的就是朴树自己,那个历尽千帆,归来依然少年的创作歌手。关注朴树的,都知道朴树唱送别现场失控大哭。有真正的感情在里面才会这样,一个45岁的中年大叔,能有这样的真挚的情感自然的流露极为难得,这何尝不是我们都向往的人生状态呢?
下面我简单的说说清白之年歌词的理解
“我情窦还不开,你白衣如雪”其实“我”是情窦初开,白衣如雪的你是“我”情愫萌发的那个人
“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心中的话我们想要等到适合的时候说出来
“人随风飘荡天各自一方”,能说出的话没有说,再想说的时候天各一方
“数不清的流年,似是而非的脸”“我们都遍体鳞伤,也慢慢坏了心肠”我们在生活的挫折下遍体鳞伤,面学会了伪装、欺骗而坏了心肠
“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我何尝不羡慕那些敢于说、敢于面对的人呢,总是等到年华已逝,轻轻的一声叹(注意最后一句的结尾,朴树的一声轻叹)
这个歌词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才能有感悟,如《同桌的你》一样,心爱的女孩披上了别人的嫁衣,岁月蹉跎,情窦初开的对象,往往陌路,甚至没了联络,了无音讯。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理解和评价 可以谈谈吧
五一假期入坑到现在,每天都会单循好久。真的很喜欢。
看到很多评价:
鲜衣怒马,归来仍少年。
你怎么还是那么仙?
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
想必只有大爱朴树音乐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共鸣吧!
有网友说:新歌出来后,《平凡之路》成了我最嫌弃的一首。
确实是,新歌都听了一遍,依旧最爱这首《清白之年》,大概是因为,在自己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不老的青春,一个阳光的少年吧。
《那些花儿》里说,有些故事还没说完那就算了吧,《清白之年》中他又说:把你的故事对我讲,就让我笑出泪光。
说到底,少年还是长大了。
看开了。
向往着清白之年的我们,在生活里,是勉强还是艰难,是遍体鳞伤还是活色生香,那风尘中遗忘的清白脸庞,可还让你幻想?
朴树的“仙儿”莫过于透视你的心理,用歌声直达你心灵深处吧。
如果你还有叛逆和不屈的梦想,就听一听《forever young》,如果还想祭奠一段时光,就跟我一起单循这首《清白之年》吧。
听一首歌,有的时候别无原因,或许仅仅是喜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清白之年纯音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白之年纯音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